通江县“三强化” 不断擦亮美丽乡村“底板”
发布时间:2022-06-15作者:佚名 来源: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去年以来,通江县重点围绕“农村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面源污染治理”五大行动,大大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一、强化组织领导,科学指导抓规划。一是建立机制,统筹推进。成立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召集人、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工作。二是科学规划,分类推进。出台《通江县“十四五”期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方案》,细化农村人居环境重点任务、具体目标、时间进度等内容。综合考虑地形特点,将324个行政村分为北部高寒山区、中部中高山区、南部低山区,分区分类推进人居环境治理。三是加强督查,有力促进。充分发挥推进办职能职责,会同目标绩效考核部门对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项目,进行监督督查,强化日常管理。
二、强化项目建设,明确重点抓落实。一是持续用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方便卫生、不污染公共水体的要求,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在审批新建农房时把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作为一项硬性要件。目前,全县已全面完成70个村22259户农村“厕所革命”建设任务。二是分类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成涪阳等6个区域垃圾压缩中转站,逐步健全乡镇垃圾转运体系,完成313个行政村垃圾治理工作,垃圾治理及收转运体系建设覆盖率达96%。三是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编制《通江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24年)》,建成沙镇溪王坪村等13处行政村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55个“千村示范工程”,完成206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占全县行政村的比例为63.6%,重点整治铁佛镇尖包岭村油坊沟塘、锁口塘黑臭水体2处。
三、强化宣传教育,健全机制抓管护。一是常态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持续开展以“三清两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结合春节等重要节气和爱国卫生运动集中开展整治,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30吨,清理残垣断壁185处,清理水体128处。二是灵活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采取悬挂横幅、发放倡议书、村村响和借助新兴媒体等方式,营造“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幸福家园”的浓厚氛围,采用积分制方式不断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三是建立动态清扫保洁制度。成立村民公益服务中心,设立公益性岗位2000余个,统筹生态护林员、农村公路养护员、农村公益性岗位等力量,负责村内环境卫生和道路、水体、安全饮用水、公共厕所等公益事业常态化管护。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2/6/10/805a39dd795b4632aa2fde9dd85efd0f.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