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他山之“石”攻海南种业之“玉”
发布时间:2021-12-02作者:佚名 来源: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
现代种业产业园发布会举行,良种繁育“国家队”同场推介
3月22日上午,2021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举行现代种业产业园发布会,海南三亚市崖州区、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县级市)同台推介,将各自特色的自然气候、政策条件、产业现状向各地的种业企业进行介绍,也让海南种业相关机构得以借鉴他山之石。
近年来,我国启动国家种子基地建设,已形成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种业基地。位于海南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正在打造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南繁硅谷”。而肃州区国家现代种业产业园和位于邛崃的天府现代种业园则是甘肃与四川种业发展的重点园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海南主要集中于研发育种上,而肃州则主要是制种生产,邛崃则两者兼有,但主要集中在杂交水稻等专业品种上。”中国种子协会顾问组成员、亚太种子协会原主席王智平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多个种业园区建立起来后,应注重园区相互间网络的建立。
“海南虽然光热条件较好,但也存在鼠多、虫多、病害重等情况,导致制种成本高,管理也要精细,对管理人员要求高。”一位现场的种业企业负责人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同时海南日益高涨的土地租金,也让大规模的制种在海南失去了比较优势。“但海南在育种研发上优势还是很明显,包括自贸港的政策优势。”
奋楫争先的时代,肃州也并不甘于只做产业链上制种一环。“我们现在也在不断完善我们的研发体系,已建成具备国家标准的分子育种、种子检验、病理检测等种子科研中心,与中国农科院、甘肃农业大学等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 肃州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
天府现代种业园也有特色发展方向。邛崃市天府现代种业园管委会副主任李平介绍,除研发制种外,产业园还构建“产业功能区+特色镇+川西林盘”空间格局,以高标准农田铸造大地景观,以种质资源和新品种集中展示基地、特色林盘丰富生产生活场景,打造体现公园城市理念的国际种业产业社区。
原文链接:http://agri.hainan.gov.cn/hnsnyt/gzny/mtjj/202103/t20210324_295291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