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厅加快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推进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
发布时间:2021-12-03作者:佚名 来源: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生物质能是国际公认的零碳能源,发展生物质能既是全面推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服务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途径。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将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和改善农村用能结构,作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工作来抓,稳步推进农村沼气转型升级、太阳能利用、生物质取暖,开展示范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加快农村沼气转型升级。推动农村沼气工程规模化发展,向综合利用、科学管理、效益拉动的方向转型升级,将沼气用于集中供气、发电上网、提纯生物天然气,沼渣沼液生产有机肥,有效促进畜禽粪污、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拓宽农村地区清洁能源供给渠道,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截至目前,全区建设规模化特大型沼气工程5处,年产沼气400万方,发电350万度,处理畜禽粪污近100万吨。
二是实施农村阳光沐浴工程。充分利用宁夏太阳能光热资源优势,大力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安装使用,优化农村用能结构。全区累计安装太阳能热水器90.48万台,实现乡村农户全覆盖,成为全国唯一太阳能热水器全省域覆盖的省份。每年可节约燃煤13.4万吨,增收节支1.45亿元,减排二氧化碳35.65万吨,减排二氧化硫300吨。
三是推进农村生物质清洁取暖。合理引导青铜峡市、兴庆区等县(市、区)在乡村中小学校、幼儿园、卫生院、敬老院、村委会等公共领域推广生物质燃料+生物质锅炉替代燃煤锅炉取暖,每年供暖面积近20万平米。指导原州区、海原县等县(区)实施智能暖炕改造传统土炕工程,推广无烟智能集成暖炕1000余铺。全区建成生物质成型燃料生产厂12家,年产量7万吨,替代标煤5.1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2.88万吨。
四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以沼气工程为纽带,将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示范项目列入重大农业农村实用技术,主推沼气工程无害化处理粪污技术、沼渣沼液肥施用技术、生物防治菌剂施用技术。在全区建立推广点60多个,示范推广面积5万多亩,年处理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20万吨、生产销售沼肥2万吨。形成了“养殖基地+规模化沼气工程+种植基地”的种养结合模式,“家庭农场+联户沼气+设施农业”的生态农场模式,“农家肥+沼渣沼液混合肥+商品有机肥+配方肥”替代化肥的生产模式,助推化肥减量和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五是开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示范村建设。以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为核心,开展农村能源综合利用试点示范,打造了彭阳县中庄村、隆德县李士村、青铜峡市同进村等3个示范村,通过沼气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和生物质锅炉等节能增效技术,与农村清洁能源供给、农业废弃物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和厕所革命深度融合,为农户清洁照明、炊事、取暖、洗浴和村内道路亮化提供优质可再生能源,实现厨房卫生、庭院清洁、房前屋后干净和室内空气质量改善,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原文链接:http://nynct.nx.gov.cn/xwzx/zwdt/202111/t20211130_317530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